(资料图)

财联社9月23日讯(编辑 马轶杰)自9月1日港股中报季收官之后,恒生指数继续下行,9月至今指数层面已跌约10%。

但在回购市场上,自9月起各大公司的活跃度都在持续上升。9月22日,腾讯控股作为年内港股回购王公告注销了此前回购的2244万股,总价值近70亿港元。据Wind数据统计,自9月1日港股中报季后,共有110家公司开启回购,其中回购超过千万以上的有42家公司。

同时,近期回购潮的力度也较大。由腾讯控股(00700.HK)、友邦保险(01299.HK)领衔的12家公司9月至今回购金额都已超1亿港元,此外还有4家公司回购金额接近1亿港元。腾讯控股9月至今累计回购52.78亿港元,友邦保险则回购了26.7亿港元,而小米集团-W(01810.HK)、太古股份公司A(00019.HK)、长实集团(01113.HK)、长城汽车(02333.HK)、复星国际(00656.HK)、中国海洋石油(00883.HK)的回购金额都在2亿港元之上。相比之下,2021年全年港股回购金额过亿的公司不过三十余家。

值得注意的是,从回购对股价的支撑效果来看,以地产、金融、能源等传统行业的股价更为坚挺,大手笔的回购都帮助公司股价跑赢了恒生指数。而这些公司的市盈率普遍都在15倍以内,部分公司市盈率甚至已经低于5倍。反观科技股的回购对股价支持力度有限,腾讯9月至今仍累计下跌了15.7%,小米集团-W中报季后累计回购了5.13亿港元,排名同期第三,但股价也仍跌超18%。

随着恒生指数的持续下行,今年以来无论从数量还是金额上,港股市场的回购热度都堪称空前。Wind数据显示,截至9月22日,年内共194家公司回购约589.53亿港元,回购公司数量同比增加了46家,回购总金额同比增长133.7%。甚至已经超过了2021年全年380.68亿港元的回购总额,连续第二年刷新历史新高。而目前距离2022年结束还有一个季度的时间,根据目前市场的回购节奏,全年回购有望突破600亿港元。分行业来看,年内回购公司较多的行业有生物制药及医疗34家,科技行业31家、消费相关29家、房地产28家、金融业13家。

根据海通证券此前的研究显示,2005年以来港股共经历五轮回购潮,第一轮回购潮发生于2008/06-2008/12持续7个月;第二轮回购潮发生于2011/06-2012/01持续8个月;第三轮回购潮发生于2015/07-2016/03持续9个月;第四轮回购潮发生于2018/04-2018/11持续8个月;第五轮回购潮发生于2019/05-2020/01持续9个月。均在市场大幅下跌和估值处于低位时开启。期间每月回购的公司数量基本超过2005年以来的均值33家(截至2022年4月)、持续时间6个月以上、合计回购规模都在百亿港元左右甚至更大,即期间出现上市公司密集性大额回购的现象。

海通证券总结此前五轮回购潮发现,港股回购潮开始时市场往往已经出现较大幅度的下跌,估值也达到较低水平,而随着市场进一步下跌和估值进一步回落,回购的力度也持续加大。从历史经验看,历次回购潮后港股均能企稳反弹,而恒生科技指数涨幅更大。尤其是信息技术板块在回购潮之后表现最好,能够实现较高绝对收益和超额收益。

而根据Wind数据显示,港股自2021年4月至今,已连续18个月平均每月回购公司数量超过33家。港股或已进入历史上第六轮的回购潮高峰。来自中泰国际的研究显示,随着港股跌幅加深,港股通亦有加速流入之势。恒生指数触及17965点,回到2011年底的水平,当前恒生指数的预测PE为9.7倍,处于过去十五年3.5%分位数,对于长线投资者是极具吸引力。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