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财联社9月21日讯(编辑 胡家荣)近期海外市场通胀并未降温,例如8月美国CPI同比增速达8.3%,核心通胀再度上涨,整体回落幅度不及预期;欧元区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等核心国通胀数据也居高不下,这一背景之下,是各国央行持续实施货币紧缩政策,以应对通胀。
事实上,货币政策以及流动收紧,令欧美经济及需求疲软,PMI、工业产值等经济生产指标回落严重,这也影响到港A两地市场走势。
光大海外指出,出口数据与A股和港股的走势具有一定相关性。在出口数据回落期间,市场大概率表现不佳。但这主要因为A股和港股走势主要受到中国整体经济景气度的影响,呈现出同涨同跌的规律。相比较而言,港股对PMI变化的反应更为敏感。出口数据通过影响整体经济情况影响大盘走势,其单独的涨跌对市场走势的影响力有限。
从行业来看,商贸零售、纺织服饰、通信、轻工制造、机械设备等工业制造业在外需回落期间表现不佳。从历史上外需回落的时间段数据来看,商贸零售、纺织服饰、轻工制造、机械设备等下游行业均表现不佳,这与下游行业特别是工业制造业对外依存度较高相关。
在电子、家用电器等行业中,光大指出,尽管海外收入占比较高,但受益于原材料价格的下降,在部分外需回落期间仍能取得一定的超额收益。相对来看,美容护理、医药生物、房地产、建筑材料、农林牧渔、食品饮料等与外需相关度不高的行业容易取得较好的表现。
短期港股市场仍存估值修复空间
正如上文所提到,外需表现不佳,这也成为港股走势不佳的原因之一。光大指出,短期存在估值修复的空间,长期走势仍然取决于基本面。整体来看, 8月各项经济扶持政策出台后,经济基本面在三季度有望持续恢复。另一方面剔除新经济后,港股的PE及PB估值均处于2002年以来的历史低点,估值分位数也位于近几年的较低水平。随着各项利空因素基本落地,港股短期存在一定的估值修复空间,8月末的反弹可能持续。
长期来看,港股修复的高度和持续性仍取决于内地经济的拐点及改善程度。行业方面建议关注:受益于经济扶持政策及货币宽松的地产、基建、物业在内的稳增长行业;中美审计合作前景下,退市风险有望缓解的互联网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