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还以为企业上市前的证券市场知识测试只是走过场吗?8月11日,江苏证监局通报华泰联合证券保代谢某在开展辅导工作时,参与证券市场知识测试作弊,最终被出具警示函的案例。这是新规后首例保代参与知识测评作弊的个案,标杆意义十足。

根据2021年9月公布实施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辅导监管规定》,辅导机构应当督促辅导对象的董监高、持有5%以上股份的股东和实际控制人(或法人)全面掌握发行上市、规范运作等方面的法律法规,知悉信息披露和履行承诺等方面的责任和义务。同时,证监会派出机构可以在验收中,对董监高等人员开展证券市场知识测试。

这一制度性安排是有明确针对性的。在过去,企业的董监高和保荐机构都把重点放在营收、利润等财务指标上,认为只要硬件过关就可以,往往忽视了信息披露、公司治理、社会责任等软件的建设。但实际上,如果企业忽视市场法规方面的学习,尤其是漠视信息披露的规则,则很容易在上市之后惹出大问题,引发监管层处罚和舆论的强烈质疑,严重损害上市公司的整体信誉。

以今年来最常见的违规短线交易为例。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经有超过150家上市公司发生高管及亲属违规短线交易的事件,其中不乏惯犯,且董监高在事后大多以“不熟悉相关法规”、“并非故意为之”当作理由。如果这些违规者的理由为真,那么显然这些人当初并没有认真学习,只是把类似的法规培训当作走过场。

正如监管规定所要求,组织上市公司学习相关法律法规重要的依托是中介机构。董监高们学得好不好,中介机构本可以尽职免责,但在考试中帮助对方作弊,整个事件的性质就完全变了。“话说千遍不如处罚一次”,华泰联合证券保代谢某此次被罚,就是“城门立木”中的那根木头,所有希望上市融资的企业和试图赚取巨额保荐费用的中介机构都应当看到,资本市场自有规矩,上市的入口关并非儿戏。

当前A股市场比较常见的违规减持、短线交易、信披违规等问题,除了个别的知法犯法,其根源还是对证券市场的基本常识、《证券法》等法律法规的不熟悉、不了解所致。笔者以为,要从制度上解决这些问题,未来在验收测试中继续提高标准严格要求之外,对类似谢某这样的案例还可进一步提高罚格,参与作弊的上市公司董监高也应该一并处罚,计入资本市场诚信档案。对于已上市企业,笔者也建议有关部门可以参照辅导期的知识测试,要求公司组织董监高及其亲属对信披、减持等法规的集中学习并上交视频、文字证明,避免他们违规之后再拿“不懂法”当借口。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