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太原人才大市场招聘会现场。 张丽媛 戎玮祎摄

2月8日,太原人才大市场招聘会现场。 张丽媛 戎玮祎摄

2月8日,太原人才大市场招聘会现场。 张丽媛 戎玮祎摄

2月8日,太原人才大市场招聘会现场。 张丽媛 戎玮祎摄

阅读提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也是一个地区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动力。春节过后的首场招聘会往往会带来就业市场的一次人才供需热潮,从中我们可以觅到新一年岗位供求的动向。在今年的新春招聘会中,又透露出哪些就业市场的变化和信息呢?
    

供需两旺 新春招聘开门红
    

“我们有许多岗位没有专业限制,你可以来试试。”“请先留下联系方式,会后我们会联系你。”2月8日,在太原人才大市场“2022毕业生大型招聘会”场内,山西九牛牧业股份有限公司人事部的杨娟正向应聘者讲解岗位,“这次我们招聘的岗位较多,也有很多符合要求的应聘者,之后我们会分批进行面试。”
    今年,太原人才大市场恢复正月初八、初九新春线下招聘会,许多用人单位在年前就预订了展位。此次大型招聘会300余家用人单位带来1万余个岗位,开启节后“抢”人节奏。
    “出于疫情防控考虑,我们把场内人数控制在500人左右,大家轮流进场。其间,工作人员会向等待进入的求职者发放招聘会二维码,方便大家提前筛选。”太原人才大市场企划部经理张永娟说。会场外,已经排队等候了40分钟的中北大学毕业生许新宇正边排队边看招聘会直播。
    行稳才能致远。去年以来,我省从加大职业培训力度、打通劳务输出渠道等方面,多方发力促进就业。同时,我省正加快构建市场主体倍增工程政策体系,推动市场主体上规模、增实力、提效益,使得各类市场主体提供的就业岗位数量稳步增多,为稳就业保民生夯实了基础。据省就业局数据,去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50.57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112.39%,同比增加1.8万人,提高3.69%。全省公共人力资源市场上岗位供给量也大于求职人数。
    稳住了重点群体,就稳住了就业基本盘。为此,我省以“10+N”专项活动为抓手,通过省市县三级联动、线上线下结合、海外省外省内一体推进,开展“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等活动,积极探索适合各类群体的新就业渠道。
    “今春,我们开展了主题为‘春风送温暖,就业送真情’的‘春风行动’,其中线上招聘会通过网站、微信公众号、抖音号同步发布的模式助力就业。截至2月10日,全省已举办线下线上招聘会234场,参会企业1200余家,提供岗位18.1万个。预计活动期间还将举办线下线上招聘会400余场。”省人力资源市场工作人员介绍。
    据悉今年我省还将在10个重点帮扶县举办乡村振兴系列招聘,进一步拓宽农民工等群体就业渠道。岗位的增多,不仅为求职者带来了更多的求职机会,也为其提供了更大的职位比对空间,增加了就业成功率。
    

岗位增加 提升能力是关键
    

随着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步伐加快,我省就业岗位不断增加。与往年招聘会相比,此次招聘会中专业型人才需求较大,主要是对高学历高技术含量的各类专业工程师的需求,集中在制造业、建筑业等行业以及规模较大的企业。“我是学工程造价的,现场有挺多家企业都需要这类专业的学生。不过自己和企业的要求还有差距。”应届毕业生陈宇祺说。
    虽然基层一线单位的用人需求很高,但我省相关的技能型人才明显偏少,就业难和招工难的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同时,结构性矛盾和技能匹配度不佳也会导致许多就业者的稳定性较弱。
    技能人才是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稳定就业的关键。2021年,我省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的技术工人及乡村振兴需要的高素质农民,开展每期3-6个月的定点、定向培训,政府给予补贴,大力推动技能人才培养与产业转型升级深度融合,并持续推动职业技能培训提质增效。从普惠性技能培训拓展到一线高技能人才培训,我省技能人才正逐步增加。数据显示,2021年我省新增技能人才70.45万人,新增高技能人才31.5万人。
    我省还持续推进“一县一劳务品牌”工程,突出古建筑维护、高级焊工、非遗传承等培育方向,贯通实施技能培训、职业能力评价、证书发放等服务。“吕梁山护工”“天镇保姆”“棋源叉车工”……一个个特色劳务品牌成为当地群众的就业筹码。
    近几年,在信息科技和产业变革的推动下,平台经济、共享经济迅速发展,孕育出丰富的就业方式,网络主播、视频制作……灵活就业也成为当下我省年轻人就业的新选择。
    去年,省人社厅等8部门出台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17条”,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构架安全网。“灵活就业为年轻就业者提供了一定数量的岗位,它的优势在于相对宽松的准入和退出机制。对求职者而言,灵活就业获取工作机会的门槛更低。我省支持微商、电商、网络直播等多样化的自主就业、分时就业和模式创新的新业态就业。今后,我们将继续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个性化创业培训、担保贷款扶持等就业服务,支持灵活就业健康发展。”省就业局创业指导处处长张宇星说。
    

做好服务 全方位稳定就业
    

走在人群中,刘敏敏手拿一叠招聘宣传页,时不时踮起脚来看看招聘信息。“我是学设计的,比较看重公司的实力以及岗位是否与我自身匹配。这次我提前2个星期就开始通过人才市场的公众号了解今天现场招聘单位提供的岗位有哪些,这样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制作简历,现在我已经给5家公司投了简历。”
    一直以来,我省都将抓好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促进就业的工作重点。在实名制管理服务的基础上,我省实施青年就业见习计划,举办招聘月等专项活动,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行动。同时,设立大学生创业指导服务站,通过强化公共创业服务支持,加强与高校合作共建,把创业就业服务延伸到高校。
    “第一次出这么远的门,就想找靠谱点的厂子,经朋友介绍知道区人社局打造的这个就业平台,还有这么多老乡一起同行,觉得很有安全感。”2月6日,运城市盐湖区龙居镇的贾丽娜坐在开往江苏省南通市的务工专用大巴上一脸欣喜。
    不只在盐湖区,今年全省各地都提早谋划,千方百计做好农村劳动力及脱贫劳动力就业服务工作,实施“点对点”劳务输出。春节前后,乡宁县加大劳务输出招聘宣传力度,建立就业意向人员台账,加强岗位精准推送,加大岗位对接,增加就业人员的就业选择面。
    我省始终将有组织劳务输出作为载体,推进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去年一年,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2.18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158.14%,提高38.59%。转移到省外就业23.32万人,占转移就业人数44.69%;省内县外7.1万人,占转移就业人数13.61%,县内就近就地21.77万人,占转移就业人数41.72%。
    “今后,我们还将持续深化拓展与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用工集中地区的劳务协作,建立常态化会商对接机制,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就业。充分发挥省外劳务服务工作站收集岗位信息、跟进服务劳工、做好用工维权、稳定扩大就业等方面的作用,确保我省务工人员出得去、留得住。”省就业局就业培训处处长李艳军介绍。
    

张丽媛 路晓梅
    

推荐内容